随着大数据、大模型、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飞速演进,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渗透到各行各业,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世界各国正在采取不同方式和手段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先机和制高点。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河南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换道领跑、数字化转型等战略,不断积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优势,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较快发展。在基础支撑方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数据要素市场初具规模,算力基础设施稳步提升,基础算法、应用算法层面取得明显进展;在硬件领域,智能传感器产业国内领先,芯片产业个别领域初具优势,服务器产业已实现“从无到有”“局部领先”的转变;在场景应用方面,已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重点行业形成了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场景落地、龙头企业、产业生态等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尚处于完善产业链的初级阶段,亟需加强要素资源集聚,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以场景为牵引、应用为导向,补齐产业短板,增强产业链优势,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为打造未来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明确顶层设计,细化产业扶持措施
加快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要从省级层面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立足本省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编制未来一段时期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核心产业链、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产业布局。通过战略和规划引领,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整体利益,避免盲目发展和资源浪费。同时,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核心环节,如技术创新、算力布局、大模型、大数据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进一步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细化工作任务和举措,争取短期内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和整机产品、场景应用、产业生态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立足“软硬结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必须将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协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立足产业发展所需的“软件”,着力培育发展大数据、大模型产业,壮大软件产业实力与规模。围绕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完善数据资源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重点行业大数据平台,引入一批市场主体,提升大数据核心产业竞争力。发展大模型产业,支持省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发自主创新的算法模型,鼓励省内企业与阿帕斯、科大讯飞、华为、新华三、百度、三六零等大模型头部企业合作,争取落地一批符合地方实际、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模型。软件方面,加快引入一批优势企业着力开发基于国产芯片的关键基础软件、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等;支持省内软件企业开发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围绕产业发展的“硬件”方面,持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基础硬件以及服务器、智能装备等产业发展。重点做好算力布局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中原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规范化建设,支持郑州打造“算力之城”。加快研发计算、安全、存储等芯片技术和产品,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
强化内外链接,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是全面塑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支持省内科研院所、高校加大力度推进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等领域的研发,鼓励对接国内知名高校和龙头企业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建设河南分中心或基地,支持省级创新平台申报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联合体等新型研发机构,聚合产业共性需求,解决人工智能发展共性难题。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模式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在省内组织投入研发资源的同时,按照“链接即拥有”的思路,将创新触角延伸至省外,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人才、团队、平台等高端要素,深化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标准研制、示范应用、检测认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鼓励省内企业在北上广等地设立域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与当地科研院所以及优势企业组建产研联合体,开展技术应用联合攻关,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环节的深度融合,为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服务。
突出场景牵引,加快优势企业引育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此为驱动培育、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如,在工业领域,针对不同产业链智改数转方向和重点,推动建设智能应用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开展工业大模型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领域应用试点。鼓励鼓励省内企业结合重点领域挖掘场景应用需求,深入分析用户痛点,精准定位大模型的应用场景,牵头提出场景驱动的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特色大模型。为拓展人工智能在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政府要通过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激励地方企业自主开发大模型相关产品,壮大企业实力,加快打造一批富有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头雁”企业。以国内外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为目标,立足省内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景区、制造业企业等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吸引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在河南落地建设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打造优势场景、探索未来场景,引领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优化产业生态,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进一步强化重点要素保障支持,围绕创新平台、算力平台、公共服务、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重点支持省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中原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省内互联互通的算力调度服务体系,推动算力资源服务化、算力市场规范化发展,探索算力交易市场运营机制。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建设,搭建省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人工智能人才聚集专项计划,鼓励省内高校完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建设、高校与企业间人才双向流通,扩大算法、芯片等相关领域人才引进通道。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投融资政策,包括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优化税收政策等,支持金融机构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特点开发订单融资、信用贷款、信用担保等创新产品。此外,还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河南省数据条例》《河南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等,从立法层面规范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处理等行为,保障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围绕数据标注、人工智能产品评价、人工智能企业评价等制定地方标准规范或要求。
(作者:宋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